DeFi税收新规背後的历史必然性:美国新金融殖民的思考与产业从业人员的决策思路 – PANews

DeFi税收新规背後的历史必然性:美国新金融殖民的思考与产业从业人员的决策思路 Aiying compliance |2024-12-31 15:00 Aiying艾盈想今天跟大家从几个维度探讨一下DeFi税收新规推出的历史必然性,以及业界从业人员该如何进行策略选择。

法规文件:https://public-inspection.federalregister.gov/2024-30496.pdf

美国财政部与国税局近日发布了一项重要新规(RIN 1545-BR39),扩展了现有税收法律的适用范围,将DeFi的前端服务提供者纳入「经纪商」的定义。这些服务提供者,包括任何直接与用户互动的平台(如Uniswap的前端介面),被要求从2026年开始收集用户的交易数据,并在2027年起透过1099表格向美国国税局(IRS)提交讯息,内容包括用户的总收益、交易细节及纳税人识别资讯。

我们都知道川普的政治舞台从不缺乏戏剧性,而他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更是如此。从早期对比特币的批评,称其为“基於空气的骗局”,到後期通过NFT项目的尝试、发行Defi项目WorldLibertyFinancial(WLF),也大胆提出将比特币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构想《从美国历史成功的策略性购地到比特币储备:《2025年比特币战略储备草案》的前瞻性构想》,他的行为折射出个人利益的驱动,也隐喻了加密产业在美国政治体系中的复杂位置。

虽然新规离生效还有一两年时间,而且当中关於「经纪商」的定义也存在比较打的争议,毕竟老的那套监管政策不能这麽生硬的就套到加密项目上,所以也有可能被推翻,但Aiying艾盈想今天跟大家从几个维度探讨一下新规出台的历史必然性,以及行业从业者该如何进行战略选择。

第一部分:从传统殖民到新金融殖民的逻辑演变1.1 传统殖民的资源逻辑

传统殖民时代的核心在於透过军事力量和领土占有实现资源掠夺。英国透过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度的棉花和茶叶,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夺黄金,这些都是透过直接占有资源来实现财富转移的典型案例。

1.2 金融殖民的现代模式

现代殖民则以经济规则为核心,透过资本流动和税收控制实现财富转移。美国的《外国帐户税收合规法案》(FATCA)是这一逻辑的重要体现,它要求全球金融机构披露美国公民的资产信息,迫使其他国家参与美国的税收治理。 DeFi税收新规正是此模式在数位资产领域的延续,其核心在於利用技术手段和规则强制全球资本透明化,为美国获取更多的税收收入,同时加强其对全球经济的掌控力。

第二部分:美国的新殖民工具2.1 税收规则:从FATCA到DeFi新规

税收规则是美国新殖民模式的基础。 FATCA强制全球金融机构揭露美国公民的资产讯息,开创了税收武器化的先例。而DeFi税收新规进一步延续这一逻辑,透过要求DeFi平台收集和报告用户的交易数据,扩大了美国对数位经济的控制范围。随着这项规则的实施,美国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精确的资本流动数据,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全球经济的控制。

2.2 科技与美元的结合:稳定币的主导地位

2000亿美元稳定币市场中,美元稳定币占比超过95%,背後的锚定资产主要是美国公债和美元储备。以USDT和USDC为代表的美元稳定币,透过其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应用,不仅巩固了美元的全球地位,还将更多国际资本锁定在美国的金融体系中。这是数位经济时代美元霸权的新形式。

2.3 金融产品的吸引力:比特币ETF与信托产品

贝莱德等华尔街巨头推出的比特币ETF和信托产品,透过合法化与机构化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市场。这些金融产品不仅为美国税收规则提供了更大的执行空间,也进一步将全球投资者纳入美国的经济生态。目前市场规模1000亿美元。

2.4 现实资产代币化(RWA)

现实资产代币化正成为DeFi领域的重要趋势。根据Aiying艾盈知悉美国国债代币化的规模已达40亿美元。这项模式透过区块链技术提升了传统资产的流动性,同时也为美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创造了新的支配力量。透过控制RWA的生态,美国得以进一步推动国债的全球化流通。

第三部分:经济与财政—赤字压力与税收公平3.1 美国赤字危机与税收漏洞

美国的联邦赤字从未像现在这样令人担忧。 2023财年,赤字接近1.7兆美元,而疫情後的财政刺激和基础建设投资更是加剧了这项负担。同时,加密货币市场的全球市值一度突破3兆美元,却大部分游离於税收体系之外。这对一个依赖税收支撑的现代国家来说,显然是不可容忍的。

税收是国家权力的基石。从历史上看,美国总是在赤字压力下寻求扩展税基。 1980年代的避险基金监理改革,便是透过扩大资本利得税的覆盖范围,填补财政缺口的典范。而现在,加密货币成为最新的目标。

3.2 金融主权与美元的扞卫

但这不仅仅是税收问题。 DeFi和稳定币的兴起,挑战了美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主导地位。稳定币虽说是美元的延伸,透过锚定美元,创造了一个平行的「私人货币」体系,但也绕过了联准会和传统银行的控制。美国政府意识到,这种去中心化的货币形式,可能对其金融主权构成长期威胁。

透过税收监管,美国不仅意图取得财政利益,更试图重新确立对资本流动的掌控力,并扞卫美元的霸权地位。

第四部分:产业视角—从业人员的选择与权衡4.1 美国市场的重要性评估

作为DeFi计画的从业者,第一步是理性评估美国市场对业务的战略价值。如果平台的主要交易量和用户基础来自美国市场,那麽退出美国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。而如果美国市场的占比不高,则完全退出成为可行选项。

4.2 三大因应策略

部分合规:折中的路径

完全退出:聚焦全球市场

完全去中心化:科技与理念的坚守

第五部分:更深远的思考—监管与自由的未来博弈5.1 法案的演变与长期趋势

短期内,产业可能透过诉讼延迟规则实施。但从长期看,合规化趋势难以逆转。监管将促使DeFi产业形成两极化:一端是完全合规的大型平台,另一端则是选择隐密运作的小型去中心化计画。

美国也可能在全球竞争压力下调整政策。如果其他国家(如新加坡、阿联酋)对加密货币采取更宽松的监管,美国可能会放松某些限制以吸引创新者。

5.2 自由与控制的哲学反思

DeFi的核心是自由,而政府的核心是控制。这场博弈没有终点。或许未来的加密产业将以一种「合规的去中心化」形式存在:技术创新与监管妥协并存,隐私保护与透明度交替前进。

Aiying结语:历史的必然与产业的抉择

这个法案并非孤立的事件,而是美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。对DeFi产业来说,这是挑战,也是转型的机会。在这历史节点上,如何平衡合规与创新、保护自由与承载责任,是每个实务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。

加密产业的未来,不仅取决於技术的进步,更取决於它如何在自由与规则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代币化深度流动性USDTDeFi贝莱德监管比特币治理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